反腐肅貪高壓態勢下的重慶,正發力推動政府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招投標改革。然而,這項立志革除招投標暗箱操作貪腐積弊的改革計劃,經過過去一年多部分區縣試點,準備2011年在全重慶范圍內正式上馬之際,其改革所遵照的一套招投標程序,卻在轄區開縣的最近一起招投標事件中,遭遇猛烈質疑。
質疑理由是:新程序不識別投標企業惡意偽造業績、資質和隱瞞不利信息行為。
億元隧道工程被指利潤極高
重慶從2008年起,先后選擇下轄區、縣試點,探索政府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改革在體制層面的重要舉措之一,是成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現行地方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多沿用“分而治之”體制,比如一級政府下,往往規劃建設部門有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中心,國土資源系統再設土地礦權交易中心,機關事務管理方面則有政府采購中心等。這一體制把招標單位推上“運動員”兼“裁判員”的尷尬位置,積弊由來已久。
重慶的改革計劃,是要撤掉上述雜亂的交易中心,轉而將政府各部門分散的公共資源交易,納入新成立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進行。《重慶日報》曾解釋其改革思路,“一個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提高了(交易)場地、設備使
用率,節約了人財投入;第二個好處是,掌握公共資源的政府部門無法參與市場交易,也就失去了權力尋租的土壤。”
重慶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是在這一改革背景下,于2009年12月31日掛牌成立,自此整合起包括“國有投資建設項目招標”、“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采礦權出讓”、“政府采購”、“國有產權股權轉讓”在內的四大塊交易業務。
2010年12月13日,重慶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封閉評標區間”內,重慶“省道s102線渝巫路開縣鎮安至白鶴段改造工程(一期:平橋k286+100至頭道河k291+900)炮臺梁隧道”(下稱炮臺梁隧道)工程招投標,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14日零時左右。這是開縣打通城區北環的頭號工程,項目全部由國有資金支持。
14日上班時間,交易中心分別在“重慶市建設項目及招標網”和“開縣公共資源交易網”公布了中標結果:中標單位為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標金額達到10508.1061萬元。
對于這個中標價,1月6日,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徐雪軍在辦公室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工程的利潤在1000萬元左右。但一位要求隱去身份的利益關系人士則表示,業界通常把隧道工程利潤估到10% ,但爭搶炮臺梁隧道工程的各路公司,多傾向于認為“工程在城邊上,如果管理得好,利潤可能2000多萬”。
爭搶炮臺梁隧道工程的建設單位,悉出“中鐵系”。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瞭望東方周刊》出示的一份《情況說明》顯示,一共有6家公司在規定時間內對炮臺梁隧道工程進行了投標,分別是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集團三處有限公司。
徐雪軍介紹,以往工程招標時,在招標環節實行預先報名和資格預審,并統一組織各潛在投標人(有投標意向,可能進行投標)到工地現場踏勘,這造成各投標人互通聲氣,投標時串約抬價,比如1000萬元項目,大家先抬到1300萬元,“招投標一結束,工程還沒開工,他們就掙了300萬。”
改革為此取消了預先報名和資格預審,“實行網上發布招標文件和施工圖紙、各潛在投標人自行踏勘現場、規定時間內在指定網站匿名質詢(工程事宜)、開標前一個半小時登記進入評標區”。
2010年11月15、16日,炮臺梁隧道工程的招標公告、招標文件,先后在指定網站發布,正式公開招標符合條件的建筑企業。前述6家公司正是受到招標公告吸引,“在投標截止時間之前按照招標文件要求交納了投標保證金并遞交了投標文件。”《情況說明》的記述意味著,6家公司公平入圍到工程競標程序中。
緊隨其后的開、評標程序則更為嚴格。2010年12月13日開標當天,上午11時30分,交易中心組織招標單位在縣發改委、交通局以及紀委、檢察院現場監督之下,隨機抽取了評標專家。
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向《瞭望東方周刊》演示了抽取程序。在一臺觸摸屏計算機上,點擊“選取專家”按鍵,程序將隨機撥通評標庫內專家手機,然后由機器與專家對話,確認專家能否按時參加評標。專家通過電話按鍵確認參加后,程序再向專家發送短信,告知交易中心前往接車地點、時間。這個過程由機器隱蔽操作,抽取完成,程序自動輸出一張打印紙,這張雙層紙呈墨黑,專家信息密封在里面。
接下來,紀委、檢察院派員隨專車接專家到達交易中心。進入封閉評標區時,工作人員當場啟封打印紙,核對專家身份,然后將專家手機統一保存,并安排其進入手機信號已完全屏蔽的評標房間。這期間,各投標公司派出的授權代表也接受完身份核對,進入到評標區內的開標房間。
“當場開啟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并當眾宣讀了各投標人的投標報價。”《情況說明》描述,“唱標結束之后,工作人員將6家投標單位的投標文件送入評標室交評標委員會評審。”
本刊記者在交易中心看到,實際上,與整個開、評標過程同步,在隔壁一間辦公室,紀委、檢察工作人員始終通過6塊電視屏幕監控著封閉評標區內的一舉一動。“每個開、評標過程,我們都全程錄像,刻成兩張光盤,保存起來供核查。”徐雪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