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球队的数据对比/欧冠决赛直播哪里看/韩国足协杯/朱拉伊

用戶名:
密  碼:
文章內容  

網民論:如何正確對待2億中國網民

2008-5-5
 
網民論

中國的網民已達2億,正確對待,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共建和諧社會,而把網民當洪水猛獸,不僅擋不住洪水,還可能毀了良田。

網民是什么?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仔細想想并不簡單。在反對藏獨及西方媒體不實報道的行動中,網民的自發行為顯示出許多獨特之處。網民對西方媒體關于西藏問題的不公正報道,窮追不舍,尋根溯源,提供證據,證偽不實。那股勁頭不亞于在華南虎事件、銅須門事件中的表現。這一回,網民作為積極的力量,站在了維護政府一方。反觀藏獨背后的西方反華勢力,從布魯塞爾開始,精心策劃組織了近一年,想給中國政府帶來大麻煩,但他們卻遇上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對手,這就是網民。西方媒體對付網民對不實報道的揭露,束手無策。既不能說網民不民主,又不愿坦承錯誤,陷入了比華南虎事件當事人更大的尷尬之中。

我贊成如下說法:“對于大多數參與者來說,這場戰斗無關政治和經濟,而是對不公正的反抗。中國人民以自信、有理有制、創造性的方式追求公正。”在我看來,這場信息對抗,固然有愛國主義等政治成分,但真正體現網民特色的,是他們對話語正當性的追求。許多網民是被諸如CNN斷章取義、NTV、BBC移花接木,“假扮僧侶”等濫用話語權的行為激怒,出于恢復話語的正當性而站出來的。

網民不等于網上公民

網民等于網上的公民嗎?最容易產生的一個錯覺,就是把網民等同于網上公民。其實,公民是一個現代性概念,而網民是一個后現代性概念。它們之間具有本質上的不同。

公民是指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范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公民權利屬于政治權利,權利行使于同質性的社會空間維度。網民是由異質性的個人通過網絡互聯形成的虛擬群體,網民權利屬于不可交換的自然權利,權利行使于異質性的信息空間維度。

信息空間本身,就是指異質性空間。信息作為熵,是異質性的度量。這是信息空間與其它空間(自然空間、社會空間)最大的不同之處。

網民固然可以把公民的行為搬到網上,那只不過是公民的電子化。但我認為這只能算網民與傳統結合的行為,是網民行為的一部分,是與傳統不分的那部分,不是網民的特質所在。例如電子民主,就屬于這個范疇。網民的特質是追求異質性,而非同質性。比如,一個網民可能同時參加銅須門、華南虎門和藏獨門的“追殺”行為(指窮追事實真相),它們的政治含義是不一樣的,如果追求同質化,顯然應按立場站隊;但一個網民實際上可能同時參加這三樣行為,而并行不悖。

這說明,在網民的特質中,事實與價值是不分的。他們并不按某種“普遍真理”一成不變地指導行動。對一個具體的網民來說,可能用公民的屬性去覆蓋網民的特質;但對網民整體來說,網民的特質卻是不可覆蓋的。相反,網民在什么時候行動呢?正好是在事實與價值背離現象發生的時候。在反對藏獨的例子中,西方媒體根據價值,任意剪裁事實,是一種十足的政治行為。這種背離立即點燃了網民的興趣,他們用事實與價值一元化這種非政治行為,去反對西方心物二元的政治行為,將價值還原為事實,根據事實來直接進行價值判斷。這就是網民的不同之處。

不久前,我曾和胡泳聊起薄伽丘和拉伯雷的筆法。《十日談》、《巨人傳》對于僧侶偷情的描寫十分獨特,不同于中世紀和現代。一方面,他們對僧侶偷情十分欣賞;一方面,態度卻是批判。看起來矛盾,其實不然。薄伽丘和拉伯雷的諷刺是說,僧侶可以盡管偷情,但不要假裝道貌岸然。其實網民就是這樣,他們最最討厭的就是說一套做一套。要當婊子,就大大方方的當;千萬不要立牌坊,誰立牌坊就拆誰。

西方媒體的被動有深層原因,他們拿對付公民的辦法來對付網民,失足于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斷裂。他們找不到回應辦法,主要是找不到對付異質性的辦法。

網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張權利

純正網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抽象地選擇話語。他們每每以獨一無二的案例,切入想要切入的話題。把每一個高高在上的政治行為,放在日常生活語境中來解構,這就是話語正當性的妙用。

例如對CNN網站有意剪裁藏獨分子的照片,網民的興趣不是集中在宏大敘事上,而是集中在照片中那個特定的畫面:幾個藏獨分子向軍車投擲石塊。他們最熱衷的,是考證新聞照片背后的原圖是什么樣的,技術上是怎么回事。在華南虎案例中,這種特點更加突出,網民分成各種細小的興趣小組,有的研究光,有的研究樹葉,有的研究年畫,有的研究生態保護……。這不是在搞政治,而是在做游戲。他們要的是,從此時、此在的事實與價值的同一中得到心物一體的滿足。

映射到權利上,網民的特點,是把關于根本利益、長遠利益的話語,視為一種宏大敘事;認為這些宏大敘事必須在正當性方面,接受實際的、眼前的話語的檢驗,要切合當下語境。

公民在公共領域實現自己的主張,網民在日常生活領域實現自己的主張。公民是理性的,網民是感性的。網民并不關心綱領,他要在每件實事上,檢驗善惡真偽。因此對網民的權利,與對公民的權利,響應方法是不同的。網民要求一對一響應,就事論事,有理說理,一事一議,及時反應。比如,湖南省林業廳對華南虎錄像造假做出迅速反應,使網民的知情權得到了及時滿足。對網民的典型誤解是,一只老虎是真是假,有什么關系?老虎是一個日常生活事件不假,網民不是公民也是真的。作為公民,他要關心政治;作為網民,不關心老虎關心什么呢?準確說,網民通過老虎來看人,通過日常生活看待政治,總之,通過實事來看綱領。不抓住這個規律,就看不懂網民。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加拿大政治學教授阿維格爾說:“盡管國家是重要的政治斗爭的場所,但公民現在被看作是在他們的家庭、車間、性關系中就建立了他們的政治主張。” 意思是,政治不再是議題集中的那些“大事”本身,而是擴展到“小事”之上。這些小事,反映的是網民的網絡自然權利。

正面響應網民,需要提高為人民服務水平,將政府服務水平,提高到為人人服務(約等于為人民精準服務,為人民及時服務)的新階段。從危機處理角度講,就是要對網民自發形成的“日常生活”的熱點,進行認真負責、快速及時的響應,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網民權利通過話語實現

如何理解網民的行為,由針對一個個具體事件的話語組織起來這種現象呢?

這是由信息空間的異質性決定的。異質性表現為權利的不可通約,這決定了網民難以形成共同的抽象利益。由于語言長于表現異質性,網民借助語言這種信息空間的“顯影液”,可以顯現多元化的具體利益。互聯網,正好成為這樣一個話語交換場所。布爾迪厄稱之為語言學場域、文學場域,福克斯和米勒概括成“公共能量場”。

仔細觀察網民的語言場,不是無規則和無序的,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是要求“切合語境”。現代性的公共行政之所以不能切合語境,是因為它們只能從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角度概括民眾利益,而所謂切合語境,就是指切合民眾在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中表達的政治意向。為此,要通過以語言為媒介的意義分析達到效果。語言交換,在電子政務中,可以通過編碼和解碼的方式,大大地提高效率。這是達到“辦實事”水平的根本生產方式。在電子政務中,切合語境,主要是通過貼近群眾,隨時隨地了解群眾所思、所想來實現。

第二是要求自主參與。對話的作用在于消解中介和一切迂回的價值阻梗,使民眾意志不受官僚中間扭曲地傳達。尤其是使生產者與消費者以平等身份對話,這是從中間價值回到生活世界、以人為本的一種方式。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本質上就是一種日常生活對話關系。

第三是要求體現意向性。話語分析非常強調個性化選擇的作用。消費意向性的分析,處于電子業務的核心。電子政務在發展的高級階段,不僅要響應公民,還要響應網民。這些網民將是個性化的公民。

響應網民不是民粹主義

有人認為,網民的興起帶來的將是民粹主義。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看法。民粹主義本身是一個現代性概念,與后現代的互聯網有本質區別。

讀過屠格涅夫長篇小說《處女地》的人,會有一個關于民粹主義者的直觀印象,包括 “到民間去”運動以及理想主義者。民粹主義又稱平民主義,在現實中由俄國民粹派、美國人民黨、拉美庇隆主義等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是一種在超級明星領導下,面向中下層的草根政治。在中國,也有人把群眾路線曲解為民粹主義。

響應網民,為網民服務,與民粹主義有重大的不同

第一,同是強調草根的首創性,網民不需要超級精英。

網民是草根,民粹主義的平民也是草根。他們從遠景上,都不贊同社會的精英化。民粹主義不具備草根主流化的生產力基礎,而且它有一個最大的矛盾之處,就是它在綱領上反對代議制,但卻需要有一個超級精英來為所有草根代議,這為政客的蠱惑與僭越留下制度性漏洞。互聯網尤其是Web 2.0強調草根,是基于IT生產力導致的社會生活的多元化和扁平化。隨著網絡和知識的普及,專業分工日益被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覆蓋,人人都是精英,所以無所謂精英,自然也不需要救世主。

第二,同是關注民生,網民不依賴宏大敘事。

民粹主義仍然需要同質化的宏大敘事來凝聚共識,這是由工業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決定的。網民則不再以持續四年的宏大敘事主題走到一起,而是通過話語形式,化整為零地在日常生活中,在具體實事上主張自己的權利。網民把宏大敘事留給公民。

第三,同是自組織,網民并不排斥政府

民粹主義同時表現出無政府主義的特點,認為社會可以自組織,因此不需要政府來組織。理想的方式就是原始烏托邦。網民雖然以社區、論壇等形式,可以實現自組織和自律,但并不排斥政府在公共領域進行管理和組織。網民只是在政府管不好,管不了,不該管的領域,特別是在私人領域,實現自組織,理想的方式是網民與政府共建和諧社會。

我們這里突出的,是網民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性方面。在實際生活中,特殊與一般是不可分離的。網民在網下也是公民,這決定了他可以把網下的身份帶到網上來,使網民具有公民和窄義網民的雙重性。網民的公民屬性如何實現,不是這里要討論的問題,我們把它懸置起來,交給現代性的專家來解決。

今天,中國的網民已達2億。研究網民特性,對于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思考問題的主要之點,在于跳出傳統的物質維度、同質化維度的視角,從語言的維度和異質性維度,審視另一個平行空間正在發生的現實。全球華人在網上共同維護北京奧運火炬、反對西方強勢媒體違背職業道德的行動,啟示我們,正確對待網民,可以調動網民積極因素,共建和諧社會;把網民當洪水猛獸,不僅擋不住洪水,還可能毀了良田。

 

打印版

北京時代華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電子信箱:zhaodekun@hotmail.com
聯系電話: 010-58488182 59472226
咨詢電話: 18910811683【法律咨詢】 13001218281【企業培訓咨詢】傳真:010-5848818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光耀東方N座608 郵編: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