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6年只有32頭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業合作社,發展到品牌價值近15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三鹿用了整整50年時間。
然而,從一個年銷售收入億元的企業走向破產,三鹿卻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其實,從2008年5月17日三鹿高層接到產品出了問題的報告算起,到9月12日三鹿被封,這100多天才是三鹿真正的生死抉擇期。
“中國搞市場經濟的時間短,企業生存、發展環境復雜多變,決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生存。”2006年,三鹿集團成立50周年之際,企業的長期掌舵者、董事長田文華如是說。沒想到兩年后,企業竟然真的遭遇生與死的挑戰。
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她及相關部門的決策失誤,竟讓她苦心孤詣經營了整整40年的乳業王國如泥腿巨人般轟然倒地。
三鹿,究竟“鹿”死誰手?
2008年的最后一天,田文華和三鹿集團原副總經理王玉良、杭志奇,原奶事業部部長吳聚生一起站在了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被告席前,經歷了長達14個小時的庭審(詳見《中國青年報》1月1日《“三鹿事件”真相大曝光》等)。
再次回顧這次庭審,記者卻發現,被告人的陳述、公訴機關的起訴書和出具的證人證言,以及辯護方的辯護意見,勾畫出了三鹿集團由出現問題到走向崩塌的全過程。其代價之沉重,其教訓之慘痛,令中國企業界乃至政府部門反思。
6個質檢部門未檢測出“三聚氰胺”
法庭上,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7年12月以來,三鹿集團陸續收到消費者投訴,反映有部分嬰幼兒食用該集團生產的嬰幼兒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現紅色沉淀物等癥狀。
三鹿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劉承德2008年9月21日在接受公安機關的調查時稱,早在2008年年初開會時,就曾聽到王玉良說,接到投訴,說有小孩喝了我們的奶粉出現尿紅、結石等現象,當時還開會決定看原料是否出了問題,或者案發地是不是結石高發地,并要求對發病人員詳細跟進,掌握情況。
但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集團客戶服務部才書面向田文華、王玉良等集團領導班子成員通報了此類投訴的有關情況。隨后,田文華組織成立了問題奶粉處理小組,她自己擔任組長,并在5月20日成立了由被告人王玉良負責的技術攻關小組。同時還成立了奶源管理小組,由杭志奇擔任組長,負責生產過程管理和奶源質量問題。一向重視公關工作的三鹿在此期間還成立了市場信息處理小組,由副總蔡樹維和張振嶺負責,針對消費者的投訴開展應對工作。
技術攻關小組在6月份初步發現了問題。田文華說:“我記得是在6月,領導小組開會聽取匯報時,王玉良進行了匯報,他說,咱們的奶粉與國內外其他的奶粉相比,‘非乳蛋白態氮’含量高,但根據國家標準來看,這個方面并沒有相關標準。”
田文華說,在技術小組查出問題后,她指示技術組要查“非乳蛋白態氮”高到底是出了什么問題,同時還建議技術小組組織專家進行研究,看小孩出現腎結石、尿結石是否真的是因為喝三鹿奶粉引起的。
2008年6月,三鹿又派人直接與出現嬰幼兒結石病患的醫院聯系,試圖找出原因。
與此同時,三鹿集團還與消費者共同委托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所、長沙市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心、徐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抽查。三鹿集團則自行委托了國家乳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農業部乳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市場相應的產品進行了送檢。
但田文華說,非常可惜的是,不論是在事故發生地進行檢測,還是國家權威部門進行檢測,這些送檢的產品,不僅未能檢測出已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況,而且檢測的結果都被認定為合格產品。
然而,大量的案例顯示,這些嬰幼兒出現問題,與三鹿的產品直接相關。法庭上,公訴機關出具的一份三鹿原副總經理張振嶺(現董事長)的證言也顯示,此時他們“盡管不知道出了怎樣的問題,但知道肯定出了問題”。
通過投放廣告控制媒體曝光
公訴方稱,三鹿集團在2008年7月召開了多次會議,其中的7月17日會議和18日會議,所討論的問題可以證實,企業高層當時已經意識到是奶粉出了問題。
公訴方提供的證言顯示,三鹿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劉承德曾談及7月17日會議的情況。“我們在二樓會議室召開會議,參加人員有田文華等人,會議通報了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生了十幾例嬰兒患腎結石的情況,說大部分都食用過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同時,我們也了解到,江西、湖南、湖北、河北等地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田文華也說:“在2008年6月,我們就把2007年12月之前生產的產品全部收回來了,因為發現出現問題的產品是2007年10月份的產品。”
然而,即使意識到是自己的產品出了問題,三鹿集團首先想到的卻不是及時上報,而是考慮怎么應付輿論的壓力。
因此,在這次會議上企業高管們作出的一個決策:封鎖媒體。為此,三鹿集團安排了副總經理張振嶺和蔡樹維來負責這方面事務。其中,張振嶺負責處理媒體事務,蔡樹維負責處理消費者事務。
兩人在此方面早有經驗,2004年阜陽毒奶粉事件中,三鹿品牌就曾被列入媒體公布的不合格奶粉和偽劣奶粉的黑名單中,當時負責滅火的正是張振嶺和蔡樹維,他們成功地讓三鹿避過了聲譽之災,并成就一個企業危機公關的著名案例。
這次也不例外。公訴方出具的證言顯示,張振嶺承認:“在7月的一次會上,田文華讓我負責做面對媒體的工作,當時已經有傳言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現問題,不斷有記者要采訪我,我們怕問題曝光,所以田文華讓我負責(這方面)工作。”
張振嶺說:“當時主要是湖北、湖南地區(反映問題較多)……通過給媒體廣告費用,讓他們不報道,封鎖消息,控制媒體。(我們)做消費者工作,防止消費者向媒體反映問題和情況,怕媒體曝光后影響公司利益。”
公訴機關出具的另一份證言也顯示,三鹿奶粉事業部經理付新杰說,在2008年7月他參加的一次經營班子會上,會議要求,要為消費者換貨、退貨,讓消費者情緒穩定,“不要讓媒體知道消費者投訴三鹿奶粉情況,不能影響公司的利益”。
“這事一定要保密”
在三鹿集團開展危機公關的同時,技術攻關小組仍然在努力查找問題。7月下旬,他們終于找對了方向。
公訴方出具的證言顯示,三鹿集團技術中心應用研究部一位姓王的副部長稱,大約在7月20日,他們開始懷疑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我和張志國在網上查的資料,發現2007年年初在美國發生的寵物死亡事件中,寵物飼料中含有三聚氰胺,我們懷疑嬰幼兒奶粉中可能也摻有三聚氰胺”。
公訴方出具的三鹿集團技術保障部部長李朝旭的證言也稱:“7月24日上午10點多,我去王總(王玉良)辦公室,王總正在說要派人去北京檢測三聚氰胺,因為我知道河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可以檢測三聚氰胺,所以我就跟他說了。”
李朝旭稱,王玉良吩咐,送檢時一定不要說是我們的產品。“下午6點多,我和張志國將16批樣品送到檢疫局,登記時,我們說是市場打假收回的奶粉,以及山東來的原料。26日上午,我打電話(給檢疫局)問檢測情況,對方告訴我說其中有樣品含三聚氰胺,我跟王總匯報情況,王總讓我配合檢疫局做好保密工作。”
三鹿集團技術中心副部長張志國則證實:“7月24日,我和李朝旭將16批產品送到檢疫局檢測,送檢產品上沒有三鹿的標志,因為王總吩咐過,這事一定要保密。”
8月1日下午5時,王玉良向田文華匯報了河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的檢測結果,說16批次奶粉樣品中,15批次檢出了三聚氰胺。田文華說,“聽到這個以后,我決定立即召開經營班子擴大會”。
會議由8月1日傍晚一直開到第二天凌晨4點。田文華說,會議最終還形成了幾項決議:一是對已有奶粉立即進行封存,暫時停止產品出庫;二是收回市場上的產品并購置檢測三聚氰胺的設備,由王玉良負責對庫存產品、留存樣品及原奶、原輔料進行三聚氰胺含量的檢測;三是由杭志奇加強日常生產工作的管理,特別是對原奶收購環節的管理,并決定派出400多名檢測人員到各收奶站,以“人盯奶站”的方式監督各奶站,確保原奶的質量;四是召開董事會,公布已經出現的問題,制定收回的方案,對通過檢測的和沒通過檢測的產品進行抽查。
但這次會議做出的決定中,沒有包含向社會坦誠問題的內容,反而做出了保密的決定。公訴方出具的證言顯示,杭志奇2008年9月22日供述稱,在這次會議上,“田文華要求嚴格保密,說這是為了控制事情的局面……田文華就是害怕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事情泄露出去。”
杭志奇同時稱,為了保密,田文華甚至要求部分內容不進入會議記錄。
同年8月2日上午,三鹿集團的高層又與新西蘭恒天然公司派駐三鹿公司的董事一起召開了董事會,田文華等人將產品被污染等情況告知了外方董事,外方董事表示愿意接受經營班子擴大會的決議。
8月1日,還在杭州出差的張志國,接到了王玉良的電話。王玉良告訴他檢測結果,并讓他在上海購買到檢測三聚氰胺的試劑盒后,趕緊回來研制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
“8月3日,我在做這項工作時被告知,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這些試劑是用來檢測三聚氰胺的。”張志國說。
8月4日凌晨,張志國經查閱農業部關于飼料中含三聚氰胺的檢測方法后,成功研制了原奶中含三聚氰胺的檢測方法。
8月4日上午,王玉良組織開會,“會議同樣要求保密,不要寫三聚氰胺。如果檢測出有三聚氰胺,就用‘A物質’或者‘B物質’上報。8月5日,我檢出16個產品中都含有三聚氰胺。”
杭志奇則表示,只說“非乳蛋白態氮”或者只說“A物質”、“B物質”,不說三聚氰胺,是由田文華決定的。
政府部門要求“拿錢堵嘴”
田文華說,8月2日,三鹿集團將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況書面報告給了石家莊市政府,并懇求市政府出面,迅速查辦投放“三聚氰胺”的不法奶戶和奶站經營者。
石家莊市政府在收到三鹿的報告后,當即派了主管安全生產的副市長趙新朝和市政府秘書長趙文峰來到三鹿集團。但他們并沒有要求企業停產。
據《財經》雜志報道,他們是8月2日下午5時許來到三鹿的。同行的還有石家莊市質監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促局、農業局等部門的官員。他們隨即開會商討應急措施。田文華沒有參加會議,王玉良代表三鹿集團向市政府請示提出實行產品召回,但王的提議遭到與會政府官員的明確反對。他們還提出,要以人盯人的方法,安撫家屬,“拿錢堵嘴”,并專門強調注意保密,防止出現消費者上訪的情況,同時要盡力避免“媒體炒作”。
8月20日,田文華、杭志奇等再次向石家莊市政府做了口頭匯報。
8月29日,第二次以書面形式向石家莊市政府進行了匯報。在書面報告中,不僅將企業收到的有關嬰幼兒患病的情況作了如實反映,而且還懇請石家莊市政府考慮可否逐級上報。但9月13日河北省副省長楊崇勇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河北省政府是9月8日得到這樣一個報告的。由此可見,直到此時,石家莊市政府才向河北省政府報告了情況。
“不能讓企業遭受太大損失”
三鹿集團原奶事業部部長吳聚生說,2008年8月3日,他接到副總杭志奇的電話,讓他到辦公室去一趟。下午3點多,他來到杭志奇辦公室,杭志奇讓他將生產奶粉的加工三廠拒收的問題奶,調配到生產液態奶的廠子去。
杭志奇說,當時集團內部都知道,“非乳蛋白態氮”是人工添加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既非原奶中正常含有的物質,也不是原奶中允許添加的物質。但既然知道這是有害物質,為什么還要往其他奶廠調配呢?這是因為當時接到的報告,造成嬰幼兒結石主要是奶粉的問題,“我想,對這種奶,不能加入到奶粉中,可以調劑到生產液態奶的企業當中”。
他還說,三鹿集團以生產奶粉為重,對液態奶的要求沒有奶粉的高,當時生產液態奶的廠子沒有檢測三聚氰胺的設備,為了不讓其他企業搶走奶源,保證原奶的供應,他們決定內部調配。
于是,他提醒吳聚生在收購鮮奶時要保證質量,但同時也要保證數量。“對部分工廠拒收的原奶,要想辦法調劑到液態奶企業,以保證鮮奶的供應,防治奶源的流失”。
杭志奇說,當時中秋節、國慶節將至,這段時間是奶制品銷售的高峰期,“蒙牛、伊利等乳品企業也在爭取我們集團的奶源,為了持續的奶源供應,防止退奶后奶農賣給其他乳品企業,所以我們想辦法在內部搞定。吳聚生具體怎么做我不知道,我只告訴這是領導的指示,我沒有告訴吳聚生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這是我們集團內部的絕密,不能讓集團領導以外的人知道。”
杭志奇說,此事田文華也是心知肚明的。田文華則承認,在一次會議上,“我印象中是杭志奇大概說了說,別人沒有反對,我也就同意了”。
對于同意的理由,田文華的理由與杭志奇的一樣,她說,當時只是覺得問題奶生產奶粉有問題,而生產液態奶沒有問題,“主要考慮的還是不能讓企業受到太大的損失”。
這些原奶與其他原奶混合后進入了加工程序,分別生產了原味酸奶、益生菌酸奶、草莓酸酸乳等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態奶。經對其中12個批次液態奶檢測,均含有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為199毫克/公斤,最低為24毫克/公斤),共269.44噸,并已經全部銷售,銷售金額合計181萬元。
問題產品悄悄召回
2008年8月1日到2日的經營班子擴大會上,三鹿集團作出了召回產品的決定。根據國際慣例,召回產品應當采取公開召回的形式,然而,三鹿集團最終采取的卻是悄悄換回的方式。
這一決策是在8月2日上午的董事會上通過的。田文華回憶決策過程時說:“會上,外方董事提出來要公開召回,但當時有董事提出來說,公開召回產品會對公司聲譽造成重大打擊,因此建議通過以合格產品換回不合格產品的方式解決問題。”
田文華說,這一建議提出后,新西蘭方面的董事沒有反對,所以該決議就這樣通過了。
發現三聚氰胺后,三鹿集團曾短暫中斷奶粉封包,也曾暫停銷售,但液態奶的生產并沒有停止。在8月3日下午5時三聚氰胺檢測方法研制出來并配備到三廠后,三鹿又開始生產奶粉,并將生產出來的奶粉進行檢測,檢測出沒有三聚氰胺的進入市場銷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則存入倉庫。
但到了8月中旬,由于市場銷售的壓力,再加上換奶返貨所需量大,三鹿集團高管們再次面臨難題:到底該怎樣減輕市場壓力。
王玉良說,恰在這時候,三鹿集團中一個來自新西蘭恒天然公司的郭姓董事拿出一份歐盟關于食品中含三聚氰胺的標準,該標準稱根據體重來衡量,每公斤體重每天耐受三聚氰胺的量是0.5毫克。經過推算后,他們認為,奶粉中每公斤三聚氰胺含量不超過20毫克,嬰幼兒食用后不會出現問題。
8月13日,三鹿集團再次召開了經營班子擴大會。會議決定,將三聚氰胺含量不高于15毫克/公斤的奶粉,換回三聚氰胺含量高的奶粉。
在8月13日之前,王玉良等人帶領的檢測小組就已經對2008年7月31日之前生產的產品檢測完畢。他們發現,三聚氰胺含量在20毫克/公斤以下的產品很多。13日的會議結束后,他召集有關人員開會,宣布對經檢測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產品準予檢測部門出具放行通知單,即準許銷售出廠。
公訴方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8月2日至9月12日,三鹿集團共生產含有三聚氰胺嬰幼兒奶粉72個批次,總量904.24噸;銷售含有三聚氰胺嬰幼兒奶粉69個批次,總量813.737噸,銷售金額4756萬元。
田文華認為外方作為公司集團董事會成員,在奶粉事件中全程參與問題奶粉的生產、檢測過程,他們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她說,“8月1日后,外方進駐公司,幫助進行含有三聚氰胺的檢測,協助我公司進行溝通聯系。8月15日,我們集團召開擴大會,外方當時沒有要求公開曝光問題產品,同時認為問題奶粉影響不大,我方認為奶粉含氮量高,國內沒有檢測標準,我記得他們認為這個理由好,同時決定9月20日之前,不要把問題嬰幼兒奶粉的事放大。”
9月11日,就在《東方早報》率先點出“三鹿奶粉”問題的同一天,三鹿集團傳媒部長崔彥鋒仍在接受《蘭州晨報》的采訪表示,“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天晚上,三鹿終于承認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事實,說經公司自檢發現2008年8月7日前出廠的部分批次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場上大約有700噸。
9月12日,三鹿被政府勒令停止生產和銷售。
2008年12月31日的庭審中,公訴人問:“被告人田文華,你知道三鹿現在的經營狀況嗎?”
“三鹿的經營狀況?”田文華停頓了一下說,“我因為在二看(石家莊市第二看守所)那住著,我不清楚。”
她不清楚的是,就在一個星期前,石家莊中院已經向三鹿集團送達了破產清算《民事裁定書》,三鹿已經進入法定破產程序。
(作者: 來源:騰訊網/中青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