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融資成本 企業理財走出關鍵一步
2008-10-22 |
||
我國企業多數是高負債經營,因而融資是企業搞好理財的重要內容。隨著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寬,企業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些已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融資正面臨多元化經濟的有力沖擊,融資雙方不再是財神與燒香人的關系,而是平等互惠互利的伙伴關系,這為企業搞好理財、降低融資成本奠定了新的基礎。
看所需選擇融資
目前企業融資的方式有發行股票、債券、向銀行借貸、票據融資、貿易融資等多種形式,選擇那種形式應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資金需求情況、市場供需情況和企業具備條件而定。發行股票是目前許多企業理想的融資方式,不僅可以開通向市場融資的橋梁,得到需要的資金供給,而且還可以通過掛牌上市,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做不花錢的廣告。但股票融資并非每個企業都能做到,他需要一定的條件和嚴格的審批程序,這把許多企業拒之門外或需要長時間的排隊等候,股票融資使大多數企業可望而不可及。
發行企業債券也是直接融資的形式之一,一般融資成本低于貸款利率,而且期限較長,是企業大項目融資的理想選擇,但企業發行債券受到發行規模的制約,今年批準發行15家企業債券共計352億元,都是用于重點企業的大項目建設,一般企業是得不到發行債券通行證的。借貸融資是企業最常見的融資形式,信譽高的企業可以直接向商業銀行進行各種融資,一般企業需要擔保、財產抵押、票據質押進行融資,這些都是企業容易做到的,是企業大眾化的融資形式。
票據融資需要良好信譽作保證,以真實合同為依據,進行各種形式的票據融資,常見的有商業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等,票據融資也是企業常用的融資形式,到今年9月末,全國票據融資余額已達1萬億元,票據融資不僅被大型企業所歡迎,也為中小企業開辟了良好的融資渠道,票據融資具有光明的發展前景。貿易融資有信用證、保理業務等諸多品種,可以滿足不同貿易企業的融資需求。
以上幾種融資形式有著不同的特點,企業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不同的融資形式有著不同的融資成本,這種成本有的表現在利率上,有的表現在費用上,企業可以量體裁衣,在滿足融資的同時,盡量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進行低成本融資。
精算賬節約成本
根據第三季度末人民銀行公布的統計數據,各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6.7萬億元;企業存款余額7萬億元,企事業單位外匯存款余額500億美元。貸款按1年期以上計算,每年支付利息就達9000多億元,如此巨額利息都要納入生產經營成本支出,對于眾多借貸人來說是一項不小的負擔,對于企業更是如此。其實在這龐大的存貸款數額中,是有很多帳可以精打細算的,現在有不少企業一方面大勢借錢,另一方面又有大額存款,單就這一存、一貸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利差。如果一個企業貸款10億元,年支付利息就達5000多萬元;存款4.5億元,按活期計算年得利息324萬元,貸款付息是存款得息的7倍多。
如果把賬算的細一點,計劃的周到一些,把貸款時間適當拉開,分成短期、中期、長期幾個不同的時間段,把存款壓縮在基本保證生產經營資金的額度內,有錢及時歸還銀行貸款,就可以大大減少成本,如果存款能保持在5000萬元以內,4億元歸還銀行貸款,把貸款減至6億元,每年就可以減少2000多萬元的利息支出。昆明卷煙廠2000年利息支出2.2億元,2001年利息支出1.7億元,2002年利息支出降至8000萬元,今年的利息支出達到了零支付,3年減少利息支出近5億元。
如果企業生產經營波動性大,可以通過臨時調整貸款增減額的方式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有的企業甚至出現長年存款大于貸款的現象,更是造成資金效益的嚴重損失。有些企業可能面臨短期內貸款結構不好調整的問題,但也可以通過增加企業定期存款的方式增加利息收益,減少經濟損失。對于無貸款企業除增加定期存款外,還可以通過辦理“委托貸款”的方式把多余資金貸給信譽高的企業,由此產生資金的更大效益。
這些簡單明了的效益帳往往不被某些企業所重視,他們的精力都集中在生產經營上,忽視眼皮低下的效益。有的企業至今還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貸來的錢就是自己的,不愿意在還回去,就是賺了大錢,放在銀行睡大覺,也覺著這樣踏實。這種做法不僅給企業造成資金上的浪費,銀行也不歡迎,因為銀行的貸款需要流動性。
重積累控制負債
一個企業要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不能靠高負債筑起自己的金字塔,要靠不斷的自我積累使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也許企業的初期或發展的旺盛時期需要大量的發展擴充資金,這對于企業是十分必要的,我國大多數企業都經歷了這一發展過程,像這樣成功的例子也很多。昆明卷煙廠最高借貸44.1億元,經過多年的積累后,不僅歸還了全部貸款,現在賬戶上的存款已達10多億元,從借款大戶到要求銀行辦理委托放款,是企業實現良好效益、注重自我資金積累的充分體現。過去企業的領導發愁的是缺乏發展建設資金,現在則是考慮的是如何發揮企業的閑置資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尋找資金投向,產生經濟效益,于是他們提出了由過去的向銀行申請貸款,變為請銀行辦理委托放款,將過去的向銀行支付利息轉變為向銀行委托收取利息,這一正一負對企業提高經營效益產生著重大影響。
現在有許多企業不是這樣,他們不注重企業的自我積累和內在發展動力,在企業的旺盛發展階段,往往竭力進行擴張,不以余力的找項目,上規模,把企業產生的利潤消耗殆盡。有的還大勢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進行經營“透支”,結果“好心”沒好報,投資不少,事沒辦好,不光沒有增加企業的發展后勁,反而給企業帶來新的負擔。現在我國的許多破產企業就是不堪承受高額負債而走向死路的,我們應該認真吸取他們的經驗,引以為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