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三類”犯罪增多,檢察官呼吁——盡快構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綠色環境
2008-4-13 |
||
包河區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今年1—5月份批捕青少年案犯82人,其中“三類”犯罪群體人數62人,占青少年犯罪總數的76%,這三類犯罪群體是單親家庭子女,失學青少年,“網癮”青少年。他們已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主體,導致以上“三類”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原因。
單親家庭子女中的青少年犯罪。家庭是孩子避風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單親家庭子女中的青少年犯罪,一是家庭的分離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父母因為心靈上受到了創傷,往往忽視對孩子心靈和情感的安撫。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加上精神生活的空虛,最終使他們過早地融入社會,受到了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引發犯罪。二是一些單親家庭生活困難,父母忙于生計,沒有精力和時間管束孩子,有些孩子便走上了斜道。三是有些單親家庭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養成了孩子爭強好勝驕橫跋扈的性格,心理上的不健康,導致性格上的偏激,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失學青少年犯罪。這些青少年多混跡于社會。一是社會上部分傳播媒介為吸引公眾,對一些違法犯罪信息的大量傳播,對作案過程過分詳細描述,給這些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直接仿效的條件。二是社會上一部分人對江湖義氣大肆渲染,使青少年產生了封建幫派意識,為了所謂的“哥們”、“姐們”義氣,不惜觸犯法律。
“網癮”青少年犯罪。近年來,由于網吧的肆意蔓延,網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嚴重侵蝕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是上網要錢。有些青少年沒有錢,又抵御不住網絡的誘惑,于是采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經濟來源。二是網絡上一些暴力、色情文化的傳播,對青少年心理造成侵害,使他們沉溺其中,導致了違法犯罪。
面對“三類”特殊群體的青少年犯罪,應綜合治理,多管齊下,減少杜絕此類犯罪。
認真開展法制建設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將青少年法律教育提上日程,應當成為全社會共識。首先,教育、司法等部門,應當采取開設模擬法庭、開展知識競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方式,培訓學生的學法自覺性和積極性;其次,報紙、電視等新聞媒介,要把面向青少年傳播法律知識當作應盡職責,杜絕宣揚暴力、色情等格調低下的文章和欄目在媒體上出現,使新聞媒介成為傳播法律知識,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園地。
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活動
各級執法部門應切實加大對印刷、網絡等行業以及圖書、音像市場的治理和審查力度,打擊文化市場上的各類犯罪活動,清理、純潔文化市場;建立全方位扶持優秀作品的運作機制,讓健康向上的電影、電視等精神產品占領文化市場;加強對出版、網絡等行業人員的管理教育,提高其政治水準和道德水準,使其自覺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構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綠色環境要建立健全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綠色環境。要把家庭對青少年的教育社會化、制度化,利用社會和法律的力量凈化家庭環境。要建立綠色社區、人文社區和科技社區,讓“黃、賭”遠離社區,給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學校要發揮“領頭羊”作用,真正把校園建成一片綠色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