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九成小企業貸款“打白板”咋破除融資瓶頸?
2010-11-23 |
||
11月23日,記者從重慶小企業信用成長論壇上獲悉,在重慶所有中小企業中,有九成小企業在銀行貸款中存在“打白板”的尷尬。 我國現有企業中,中小企業數占99%,GDP貢獻占50%,納稅額占40%,提供了75%的就業崗位,是我國保持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重要支撐。但據一項統計,當前全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僅占各項貸款余額的17%;重慶小企業貸款余額不到各項貸款余額的20%。 此外,重慶小企業貸款的地區分布也極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主城9區,而農村地區的31個區縣占比僅為14%,少數縣小企業的貸款余額甚至不足千萬元。 小企業不是不想向銀行借錢,銀行不是不想向小企業貸款,而是銀企之間信息“脫鉤” 白鶴祥指出,銀行和小企業間信息“脫鉤”是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小企業不是不想向銀行借錢,銀行不是不想向小企業貸款,而是受制于銀企之間的信息太不對稱。 從總體上看,銀行貸款仍是企業融資的主渠道。怎樣引導銀行增加對小企業的貸款支持?白鶴祥指出,一個運轉良好的征信體系具有降低金融約束、改善信用配給、提高小企業間接融資比重的功能。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創新對小企業的征信服務,降低市場不確定性,最終實現提高小企業融資能力的目標。 這一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2006年,人民銀行就建成了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為所有與銀行有信貸業務關系的小企業建立了信貸檔案,截至目前,已總共收錄企業764萬戶,貸款余額43萬億元。2008年,又建成了中小企業信用檔案系統,現共收錄未與銀行建立信貸關系的企業211.8萬戶,其中14.3萬戶企業已經獲得銀行貸款,累計貸款4.8萬億元,效果開始初顯。 白鶴祥指出,在上述平臺的基礎上,各地關鍵是要創新小額貸款公司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快速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以此作為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辦理信貸業務的“憑證”,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節省時間的“三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