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球队的数据对比/欧冠决赛直播哪里看/韩国足协杯/朱拉伊

尋找新能量:三洋的進化論
2010-11-8


      不同于一般日本受訪者的拘謹,吉井重治有著歐美風格的開放與達觀——加入三洋之前,他主要的職業生涯就是在可口可樂的日本子公司度過的。在吉井重治看來,重組后的三洋能源業務,將給這家傳統的日本企業注入新的能量。

       吉井重治是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常務執行董事、法務本部部長兼知識產權本部部長。作為三洋在法務方面的最高負責人,其親身參與了三洋其后在資本層面的眾多事宜:2006年3月,為應對財務狀況的惡化,三洋被迫向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大和證券SMBC公司和高盛定向增發優先股,籌集3000億日元(合25.64億美元);2008年,高盛和大和證券為籌措資金,開始尋找股權的買家,三洋陸續和各路買家接觸;待松下收購的意向確立,兩家公司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協調財務、法務以及整合的相關事宜。

      多元化裹足

      三洋目前是全球唯一的、在太陽能和鋰電池兩個領域同時具備領先技術的公司,其在能源領域的技術研發能力,也正是該公司的核心價值所在。遺憾的是,此前,三洋始終未能將其技術實力轉化為優秀的財務業績。以過去5年為例,在光伏和鋰電池領域,相當部分公司掙得盆滿缽滿,而三洋除了2008財年略有盈余,其余年份一直處于虧損狂態。

      三洋多元化的業務布局,此前一直被認為是阻礙其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重要原因。以2010年財報為例,三洋的業務分為能源(Energy)、電子設備(Electronic Device)、數字系統(Digital System)、商用事業(Commercial BusinESs)以及消費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等6大部分,其中,能源板塊盈利能力最強,貢獻238.49億日元的營業利潤,不過,其銷售占比也不過25%,而其他板塊的盈利性都較為薄弱,三洋2010財年現在的營業利潤率僅為2%,過去五年中,最高為3.8%。

       三洋部分傳統制造業務,不僅無法貢獻利潤和現金流,且又牽扯了公司大量的資源,此前包括三洋外部的股東在內,一直有著這樣的聲音,將三洋競爭力不佳的業務剝離出去。然而,這種簡單出售處置的行為,不僅很難為日本公司的傳統文化所接受,且在工會層面也會遭遇到重大的阻力。即便在出售三洋股權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公司的完整性也是管理層考量的重要議題。

       三洋也曾經嘗試各種方式挽救該部分業務,比如,2006年海爾與三洋的深度合作,成立海爾三洋電器株式會社,三洋原冰箱開發團隊整體進入新的合資公司,最大的冰箱工廠也同時轉讓給了海爾,將冰箱生產業務外包將由海爾貼牌生產,這種舉措讓三洋的白電業務在日本市場由虧損轉為盈余,卻無力支持公司的長遠發展。

      據吉井重治透露,高盛等股東出售股權的消息一出,包括歐美、韓國等在內的很多企業都對三洋表示了濃厚興趣,然而,考慮到日本產業的安全性、業務的協同性等,松下成了最佳選擇。歷史上松下和三洋兩大日資家電巨頭一直淵源頗深,三洋創始人井植歲男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妻子的弟弟,而在松下幸之助創立松下電器時,井植歲男也是合伙創辦人之一。一個有趣的細節是,走出了大阪守口車站,往右走600米是松下,左手走300米就是三洋。“兩個公司的工會也一直保留著很好的關系,而工會在合并過程中有著重大的影響。”吉井重治補充說。

      在納入松下集團之后,在能源的業務線將保留“三洋”品牌,這樣一來,一方面,雙方家電業務實現重組,在全球范圍內資源共享,另一方面,“三洋”品牌下的能源領域的業務也將獲得更多的資源。

     “發展能源非常需要資金,而松下則具備強大的現金流,在加入松下之后,三洋將獲得更大的財力支持。”吉井重治說。參考兩個公司2009財年的報表(三洋的財報在2009年12月合并進入松下的合并報表),松下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738.67億日元,流動比率約為1.6,而三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93.93億日元,流動比例為1.3。

      新能源加碼

      10月22日,三洋電機位于兵庫縣加西市的“加西綠色能源工業園區”開工投產,其主要產品為市場追捧的環保型車用鋰電池,目前月產量為100萬節,三洋電機計劃在2015年將其產能擴張10倍,達到月產量1000萬節的水平。

       除了重要的制造基地之外,“加西綠色能源工業園區”還肩負著一項重要使命,展示三洋“家庭、大樓、城市三位一體能源解決方案”,是其能源技術的試驗場。加西工業園引進了三洋自產的具有行業最高轉換效率的1MW太陽能發電系統、鋰離子電池1.5MWh蓄電系統,以及對各種節能設備進行控制的能源管理系統(EMS),從“創能”、“蓄能”、“節能”三個環節,構建了一個智慧型的能源系統。該能源系統將為工廠運營節約25%的常規能源消耗,每年減少2480噸CO2排放。

       據三洋電機董事長兼社長佐野精一郎透露,為了部分綠色能源設施,三洋總計投入50億日元,而其所能節約的效益并不能完全覆蓋前期投入的成本。根據三洋發布的財報,2010財年(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三洋的營業利潤僅為322.82億日元,虧損額487.89億日元。在財力并不寬裕的情況下,加西工廠是三洋樹立的一個昂貴“樣板”,為客戶、公眾推廣展示。

        這個“樣板”昭示著三洋在能源領域新的戰略意圖。據三洋電機副社長本間充介紹,該能源系統不僅采用了EMS技術和平衡電流充電技術(該技術可有效連接太陽能發電和蓄電系統,提高直流電流的利用效率),而能源系統方面的“重頭戲”是其鋰蓄電系統。

       加西工廠的蓄電系統由31萬節圓筒形18650鋰離子電池構成,蓄電容量合計約1520kWh,相當日本150戶普通家庭每日耗電量,規模目前為全球最大。構建該系統的難度在于,“需要根據30萬個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等正確把握電池狀態,進行優化充放電控制,這個控制過程非常困難,開發過程花費了很長時間。”本間充解釋說。

       技術攻堅的同時,本間充也毫不掩飾三洋推進商業化的雄心,加西蓄電系統采用的是18650型號的電池,“之所以采用18650,是因為全世界有很多企業都在生產這種電池,價格合理且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我們的著眼點在于,使用鋰離子電池逐步替代目前的蓄電系統中廣泛使用的鉛電池,以便減少使用數量,提高成本表現,實現更高的經濟合理性。”本間充說。

       目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領域成為全球的投資熱點。然而,其電源的不穩定性始終是困擾這些可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而蓄電技術則有助于緩解難點。以加西工廠為例,其蓄電系統不僅能將剩余的太陽能電力進行儲量,而且將深夜用電低谷的電力儲存起來,還能降降低電網在用電峰值時期的負荷。

       據三洋自身的調研,在采用鋰離子電池的大型蓄電系統市場上,預計在2015年全球市場將達到1兆日元,2020年達2兆日元以上的市場規模,而三洋的目標則是在2015年獲得全球一成的份額,達到1500億日元的銷售規模。“在這種市場預測下,本公司將這種大型蓄電事業作為太陽能、車用和民用二次電池等能源事業上的第四大支柱。”佐野精一郎在公開演講中表示。

        而商業大型蓄電池商業化的主要用途將包括: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大量引進的電力事業;手機基站的備用電源;樓宇、學校、商業設施、住宅的深夜電力儲能應用;應急電源保證;自行車汽車停車場的太陽能應用等方面。本間充預計,10年后鋰離子蓄電系統可以合理的價格提供給普通家庭,而車用鋰電池系統的成本也將在5到10年后大幅降低,具備大規模普及的條件。

       資源整合

       如今,無論是太陽能還是蓄電池的商業化,三洋都有一系列的布局。但眼下需要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傍”著松下,獲得更多的資源。

       2008年,松下以約6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三洋電機70%的股權。2010年的7月29日,松下又追加了4000億日元的投資,目前,松下持有三洋電機80%的股份。從明年4月1日開始,三洋電機將完全并入松下集團,成為松下的全資子公司。

        除了資本方面的動作,三洋的能源解決方案業務也能整合松下集團的相關技術。以加西的產業園為例,除了太陽能發電系統、蓄電系統和這樣的自有設備之外,還導入了通過直流(DC)方式為建筑物內部供電的“DC配電”以及部分直流驅動的計算機和LED照明設施,其中的DC配電和LED照明就是由松下電工提供。目前,松下掌門人大坪文雄確立了在2018年集團100周年之際“全球電子業NO.1環境創新企業”的目標,其中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三洋旗下優勢業務都將是增長的重點。

        吉井重治毫不諱言,日本制造目前正受到中國和韓國企業來自技術和成本的雙重挑戰,“像三星、比亞迪的技術提升能力非常快,彼此在技術層面的差距越來越小”,因此,包括整合后的松下和三洋,商業模式的突破依然是一大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鮮明的事例是,當記者詢問三洋太陽能事業的負責人,如何看待中國光伏企業激進的擴產計劃時,其回答是“他們的計劃令人畏懼,中國企業是一種威脅,我們無法和奉行低價戰略的廠商展開競爭,只把像無錫尚德這樣的品牌企業視作競爭對手。”

      “無論松下還是三洋,都形成了一個共識,未來像家電這種單純產品制造的模式,盈利性越來越差,未來的挑戰在于,就是如何將優勢技術實現整合,形成綜合化的解決方案。”吉井重治說。

        在加西工廠,三洋電機就結合了太陽能發電、鋰蓄電系統、節能領域的技術,“創能”、“蓄能”、“節能”三位一體,打造了一個“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不過,在實現資源整合的基礎上,三洋的能源業務是否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快行動,回應日漸生猛后來者的挑戰,依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