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肯德基憑什么忽悠中國消費者?
2010-4-18 |
||
4月6日,投訴肯德基出爾反爾取消優惠活動的帖子遍布網絡論壇。據網友反映,6日是肯德基“超值星期二”活動優惠日子,但從網上辛苦“秒殺”回來的半價優惠券,突然被肯德基單方面宣布無效。與此同時,中國肯德基發表聲明稱,由于部分優惠券是假的,所以取消優惠兌現。(4月7日《廣州日報》) 本來,借“秒殺”走紅,肯德基也許只是想趕趟潮流,推出“超值星期二”的半價優惠券讓大家“秒殺”,同時也能達到促銷和宣傳的目的。可優惠活動的“戲劇性”取消,使肯德基這一“洋品牌”非但沒被中國消費者接受,反而引發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廣大中國消費者、網友紛紛對肯德基此次活動表示強烈的質疑和不滿。 “秒殺”活動最終“秒殺”了誰?結果顯而易見。肯德基沒有兌現承諾,某種意義上講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出現此番結果,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肯德基在策劃此次優惠活動前缺少必要的評估,完全沒有兌現活動承諾的誠意;二是商家與消費者間的地位關系異化,維權難使消費者對商家取消優惠的做法無能為力。兩相比較,后者更是造成“秒殺門”事件的潛在因素。 肯德基單方面聲明優惠券無效,實質上是沒有兌現對消費者的承諾,忽悠了中國消費者,損害了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為,從法律意義上講,當優惠活動推出、優惠券發布之后,便已經形成向消費者的“要約”并具備法律效用,單方面撤銷即可以視為惡劣的毀約行為。而肯德基無視中國消費者的權益,斷然決定取消優惠卷活動,已構成對中國消費者的欺詐和侵權。 肯德基的“秒殺門”事件只是一個縮影,現實當中,商家憑借“只我一家”的產品優勢,甚至多個商家合伙提價,肆意給消費者施加壓力、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也并不鮮見。客觀來講,商家與顧客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也被社會廣泛認同,“外來”的肯德基當然也不能例外。這次,肯德基之所以無所顧忌地單方面取消優惠活動,固然有其特有市場地位的底氣,同樣也隱藏著藐視消費者的“霸道”。或許在它看來,單方面毀約比繼續優惠活動代價小,維權力量薄弱的中國消費者也將無可奈何。 然而,肯德基單方面毀約造成的“秒殺門”事件,不僅有悖商業道德,更對中國消費者造成精神和物質上的傷害。希望有關監管部門對這樣的現象加強監督,加大處理力度,才能以儆效尤,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