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們不想簽勞動合同,是員工不愿意簽。”南京某酒店餐飲部經理張靜芳說,《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對企業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從去年10月開始,她忙著做員工思想工作,請他們配合簽訂勞動合同,到現在也沒幾個人愿意簽。“不簽合同就意味著要面臨勞動部門的處罰。”張靜芳說,酒店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估計南京3萬多家餐飲機構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餐飲業員工大多不愿簽合同
張靜芳所在酒店去年底通知員工簽合同,沒想到陸續有13名員工向她表達了干到年底就不干了的想法。經過談話她才得知,員工們不愿簽勞動合同,一來沒有合同他們可隨時離開,二來每個月也不要扣錢繳保險。張靜芳說,她與一些餐飲業同行交流,大家都有這樣的問題,現在是單位想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愿意。南京太陽雨大酒店潘副總經理介紹,他們公司年前專門跟員工開座談會,要求他們參保,員工就是不愿意,好不容易辦了幾個,最后還跑到勞動部門辦了退保,等于白繳。河西的新開元大酒店分管人事的陳小姐告訴記者,公司從去年10月開始動員員工簽合同、繳保險,可沒人響應,大多數人甚至表示,他們不愿意簽合同,可以寫保證書放棄保險。
從事服務員崗位的大多是年齡在18歲至25歲間的年輕男女,且以外地人居多,要他們考慮退休后能夠領取養老金,有點不切實際,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每個月拿到手的能有多少錢。安徽安慶籍的服務員王惠告訴記者,繳保險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必要,每個月工資只有千把塊錢,繳了保險到手的只有800塊錢,根本不夠用。劉艷是從蘇北農村來南京打工的,家境不好,還有一個弟弟上大學,她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家,要她每個月從工資中拿出近200元繳保險,她怎么都不會答應。
員工不簽合同,企業要受處罰
“現在餐飲業招人很難。”記者采訪的幾家大型餐飲單位人事經理都說,現在酒店招聘一般的服務員,條件已放寬到只要有人愿意干就行,就是這樣也很難招到人,等到了黃金周、年底等旺季,人手更忙不過來。餐飲業這么缺人,難怪用人單位拿這些員工沒有辦法,招不到人就得想辦法留住現有的員工。“如果員工不愿意簽合同,單位不用的話,那么就沒有人可以用,酒店也沒辦法經營下去。”張靜芳說。
員工書面保證不愿意簽勞動合同是否就可以不簽了呢?南京市勞動監察支隊科長戴登凱的回復很明確,“不行”。他介紹,根據國家《勞動法》以及剛頒布的《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將由勞動監察部門責令其整改,拒不改正的,將給予處罰。即使勞動者本人書面提出不愿意簽勞動合同,也是沒用的,用人單位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保險關系轉移不便是主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餐飲服務業從業人員不愿意簽合同、繳保險呢?南京市勞動保障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其癥結就在于社會保險關系沒法轉移,也就是說,外地人在南京繳了保險以后不能轉回戶籍所在地繼續繳費,如果外來人員投保了,不管他們人走到哪兒,保險賬戶都能夠跟著他走,他們也就不會拒絕參加社會保險,大多數人還是能明白社會保險的好處的。雖然說,外來人員在南京參保繳費滿15年后,可在南京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可餐飲服務業本身就是一個流動性很強的行業,有多少人能在南京干滿15年?
記者還從南京市勞動部門了解到,現在外來人員在南京繳了社會保險,可離開南京后帶不走,最后只能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退保。并且去辦退保的時候,本人還需要提出申請退保,攜帶《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等資料,才能辦得起來,手續雖然不多,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繳了。
委員建議為民工建過渡賬戶
省政協委員、民盟江蘇省委副主委于琨奇告訴記者,去年省民盟多次組織專家深入南京、無錫、徐州、昆山等地了解農民工現狀,并且形成《切實解決我省農民工問題》的提案將在今年兩會上提交。
“我們發現,盡管《勞動合同法》是保障職工權益的,但實際操作中一些民工根本不愿意簽合同,他們寧愿用人單位直接把錢給他們或漲點工資,也不要那些繳給社會統籌的各項保險。”于副主委說,這個現象在餐飲行業尤為明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還是要盡快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
于琨奇說,考慮到農民工流動性強的特點,這次兩會他們建議對農民工實行分層分類社會保障辦法:將穩定就業的農民工納入現行制度,參加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對沒有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實行過渡性辦法,除工傷、失業保險按現行制度規定外,養老保險先建個人賬戶、不建社會統籌,實行過渡性的個人賬戶制度,以便流動接續;醫療保險先建社會統籌、不建個人賬戶,實行低門檻、保大病、管當期,并為患大病自愿回原籍治療的參保農民工提供醫療結算服務;加大財政對農民工參保的補助力度,降低農民工參保的費率;建立農民工社會救助資金,對農民工因遭遇意外、重大疾病或失業等風險陷入生活絕境時,由民政部門給予臨時性、一次性的應急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