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馬力)北京今年將啟動改造城鄉接合部的50個重點“掛賬村”。北京市規劃委副總規劃師郭援昨天表示,50個重點村的規劃實施方案已經全部審查完畢,本月起將分批公示。按照部署,50個重點村將在今年年內完成搬遷。目前有14個重點村已經開始實施城市化改造,搬遷也已經啟動。
回遷房設計需村民認可
“在規劃中,首先保障的是農民安置的要求。”郭援說,這50個重點村的農民搬遷安置用房規劃選址方案已經全部確定,下一步將加快安置房的方案設計,而且從設計到將來的建設,都將要求高標準和高水平。在所有的農民安置房設計方案制定期間,設計方案都要和村民見面,得到村民的認可后才能繼續實施。
據介紹,農民安置房的面積標準為人均50平米,安置房在戶型、功能、形式、節能等方面,也將設計合理,服務設施配套完善。
村建公租房納入住保體系
此次規劃中還為各村安排了產業用地,按照每個勞動力安排50平米建筑面積的產業用地標準。發展集體產業,安置勞動力。“考慮到重點村外來人口很多,基本上都是周邊功能區就業的外來人口,因此在規劃的集體產業用地上,鼓勵集體經濟有組織、高質量地建設公租房,解決外來人口的租房需求。”郭援說,這些公租房將納入北京的保障性住房管理體系。
同時,村集體還可以利用這些產業用地,根據自身實際,發展一些產業。“比如一些產業園區配套的服務設施。內容很廣,包括商業、會議、酒店等等。”
■ 對話
三分之二村莊將原村回遷
北京市規劃委副總規劃師郭援表示,50個重點村的村民都將在所在鄉鎮范圍內回遷,三分之二的村莊將原村回遷。農民安置房如果有富余,可以作為公租房來出租收益。
改造后農民將轉為居民
記者:城鄉接合部的改造,似乎北京一直在提,今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郭援:去年,市規劃委牽頭,相關部門一起制定了北京市中心城城鄉接合部規劃實施的建議。結合北塢村和大望京村試點經驗,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今年本著先難后易的原則,先期啟動50個重點村的整治改造。
記者:城鄉接合部改造之后,農民都要轉為居民?
郭援:是的。還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比如社保等,相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
農民安置房可做公租房
記者:這些重點村整治改造后,農民的安置是原址回遷,還是集中到其他地區安置?
郭援:各種情況都有。三分之二的村莊,都是在原村域回遷。但全部50個村都在所在鄉域安置。
記者:農民家里富余的安置房是否可以用做公租房來出租?
郭援:這是鼓勵的,但用來出租的公租房需納入北京保障性住房管理體系。
記者:出租后農民怎樣收取租金?
郭援:會有統一的政策。
村集體可入股集體公租房
記者:集體經濟建設的公租房,農民是以參股分紅的形式獲取收益嗎?
郭援:會根據各個村莊產權制度改革的要求,總體是由集體經濟組織的形式擁有。村集體可以通過入股的方式,解決農民收入。
記者:除了50個重點村,城鄉接合部其他村莊的改造是否也會采取同樣的模式?
郭援:我們鼓勵各個區縣推進其他村莊的改造。對于城鄉接合部需要城市化的村莊,政策和要求都一樣。
■ 案例 1
唐家嶺村
航天城附近建公租房
【位于海淀區北部西北旺鎮,是此次50個重點村中的重點。戶籍人口3000多人,外來人口4萬左右。因為“蟻族”等熱門詞匯,唐家嶺村成為關注焦點。】
根據唐家嶺村的規劃實施方案,改造將按照村民自治、宅基地騰退搬遷的模式進行。需要騰退搬遷的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其中宅基地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集體企業53萬平方米。
按照原先的城市規劃,唐家嶺村和附近的土井村、西北旺村,將全部集中在西北旺鎮中心安置。而此次規劃方案中,唐家嶺村和土井村,都將采用原村回遷的方式。
郭援說,這次規劃調整,也是根據村民的意愿,村民因為未來利益保障等原因,都愿意在本村居住。
兩個村的安置房用地雖然是集中在一起的,但也是按照村界,在村界兩邊各按比例來分配。同時,在靠近北側航天城的位置,還安排了部分農民的產業用地,鼓勵建設公租房。
■ 探訪
有人離開 有人觀望
昨天下午,唐家嶺中街的一處公寓外,劉北渝正從一輛農用車上卸行李。在唐家嶺啟動改造的第四天,他正式成為了這里的一名新住客,“可能是要拆吧,房價比年前便宜,能住多久住多久吧”。
對于官方“年底騰退完畢”的說法,部分村民都認為“不可能”,唐家嶺中街一名房東說,唐家嶺不同于北塢村,“拆遷涉及面廣,幾個月內肯定完不成”。有的房主也認為,在回遷房建設好之前,村子不會被拆遷。
盡管房東“信誓旦旦”,但房客們大多在“見機行事”,出租車司機賈悅才是唐家嶺村華倫公寓的租戶,今年1月起,他將一次性支付半年房租改為了 “一月一付”。昨天,他和部分租戶到附近的軟件學院看房,不少人當場交了定金。在唐家嶺的一個網絡論壇內,69個人參與了搬家時間的投票,6成人選擇在3個月內離開唐家嶺,超過3成人則表示“何時拆遷何時搬”。
本報記者 傅沙沙
■ 案例 2
夏家胡同管委會
回遷房位于地鐵站旁
【位于豐臺區的南三環附近。50個重點村中的重點。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倒掛現象更為突出。戶籍人口只有187戶404人,流動人口卻有6518人,比例達1比16。】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夏家胡同并不是一個村莊,而是花鄉農業公司的下屬企業,零散地分布在紀家廟村。它位于南三環南、北兩側,萬柳橋以西,鐵路橋以南。該地區違法建設多,許多已建成四五層的樓房,出租房屋多,安全消防隱患突出。
這位負責人表示,由于夏家胡同本身缺少建設用地,因此采用的并不是原村回遷的方式。由于人口不多,只有187戶,所以回遷安置房位于紀家廟村,為2萬平米的安置房。安置房選址在地鐵10號線二期玉泉營站的周邊。
同時,夏家胡同的原址將安排2公頃的產業用地。這位負責人說,目前豐臺區的初步想法,是在產業用地上,一半用來建設公租房,另一半將發展高端商業,彌補南城商業不足的問題。
■ 探訪
樓房間的“一米陽光”
汽車在萬柳橋的輔路上拐了一個彎,駛進一個3米寬的路口,環路上的喧囂逐漸消失了,眼前是個有些臟亂的住宅區。門牌顯示“夏家胡同”。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豐臺區花鄉農業公司下的一個單位。
夏家胡同內樓房林立,3層的、4層的。一棟樓貼著一棟樓,有的樓間距只有1米寬,下午4點,有人家已經打開了電燈。村口的修車鋪里,能聽到各種方言。
昨天下午,55歲的司桐喜和老伴兒在家看電視。司桐喜家的院子距離村口不遠,是村里少見的平房,“像待在天井里,終日不見陽光”。上世紀90年代,村里來了很多外地打工者,司家陸續將8間房子出租。現在,8間出租房每月給他們帶來2400元的收入。
說到搬家,司桐喜有些矛盾。“搬到樓房,不但有陽光,也不擔心房子會塌了。”但“上樓”勢必會減少房租收入,而且也沒有了宅基地,這會讓生活變得更困難。
|